“特别是要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,做到一户一个扶贫计划,一户一户地扶、一户一户地帮。”3月10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南省委副书记、省长徐守盛在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“让贫困地区获得自我‘造血’的能力,走上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。”(3月12日《湖南日报》)
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、艰巨、意义重大的历史任务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,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中国道路。但不容忽视的是,当前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,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扶贫方式粗放的问题。
众所周知,扶贫工作大都采用从上而下的方式,有没有项目以及有什么样项目,农民没有发言权;项目能否成功,没有人承担责任。相当部分扶贫项目直接到村到户,其特点是分散、零星、细小。要判断这么大量的分散、零星、细小项目是否适合当地情况,是否是最优选择,让行政部门来判断,确实勉为其难,很难避免“瞎指挥”。
其实,扶贫就像中医看病,号不准脉,就下不准药,治不好病。有些干部平时很少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,开展扶贫工作仅凭主观意愿,对别人成功的扶贫方式“照单全收”,完全不考虑当地实际。因此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,由政府推动的一些产业化扶贫项目半途而废,不仅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,还加重了贫困农户的债务负担。
破解这种粗放型扶贫方式的对策,就在于“量身定做”个性化扶持措施。正如湖南省长徐守盛所说的,“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,做到一户一个扶贫计划,一户一户地扶、一户一户地帮”。在这个方面,加拿大的做法可资借鉴。在加拿大,同样存在贫困问题,加拿大采取了多元化的措施,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及不同的扶持模式。
当扶贫实现精细化,扶贫的个性化措施也就更能适应基层实际,贴近经济薄弱地区和贫困农户的真实意愿,因而更能调动贫困户积极性,更能取得良好成效。诚然,从粗放型扶贫走向精细化扶贫,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。这就意味着扶贫工作者要迈开双腿走进一个个贫困户的家,倾听他们的意见;意味着要面向一村一户,制定大量具体而繁复的操作方案。
“木桶理论”告诉我们,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,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。同样,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,要看它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。而只有把好脉问好诊,推行精细化扶贫,贫困地区才可能真正走上经济内生增长道路。毫无疑问,湖南省长徐守盛的“精细化扶贫”理念,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剂“良药”,值得推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