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两会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好消息之一是政府要加大民生投入。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,今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要历史性地超过4%的GDP。 民生投入增加了更要注意分配的公平公正。什么叫公平?民生投入的平均分配并不是公平,更不是公正。拿教育资源分配来说,新增的资源,应该向农村倾斜,向贫困地区倾斜,向贫困家庭倾斜。
这也就是说,民生投入,要贫困优先。
我国的贫困问题还远未解决。按新定的贫困线,我国农村还有1.28亿的贫困人口。从规模上看,这比1986年我国第一次划分贫困人口时还略高一些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扶贫没有取得成绩。而是说,中国的扶贫工作已经从解决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了。低于新贫困线的大多数人已经大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。但是,由于我国其他人群生活条件改善得更快一些,更好一些,这些人群还处于相对贫困中,他们的生活条件亟待改善。同时,我国还有3000万左右的温饱问题还尚未解决的人群,更需要对他们给予帮助。因此,新增的民生投入,应该首先要照顾这些人的需求。这公平吗?当然。这些人群本应该享受与其他人群一样的民生标准,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差距,地区的差距,更加上公共财政投入分配的不公平,使他们的生活水准远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。现在有了资源,应该首先补偿他们。举例来说,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,长期是城市优先,高教优先。农村、特别是贫困地区,从教学设施到教师资源,投入都极为不足。现在理所当然加紧补上。
民生投入也是投资,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。贫困优先,不仅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,即使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贫困优先也是最佳的选择。例如,给贫困家庭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,能使他们长大时找到好工作。这样往往能使整个家庭脱贫。反之,如果他们得不到好的教育,不但他的家庭需要国家财政的不断扶贫投入,很可能连他自己又沦为新一代的贫困人群,财政还得要扶贫。因此,扶贫首先要扶贫苦家庭孩子的教育,做到贫困不传代,就是这个理。
如何保证国家对民生增加的投入能用对、用好呢?从历史经验看,仅靠政府部门内部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。否则,贫困地区的教育不会还是如此窘迫。社会监督是必要的。而要使社会能参与监督,首先就要有透明度。各地有关部门要把民生的投入的金额到分配的细节都详细地公布。这是保证民生投入的公平、公正的最基本,也是最基础的工作。(下转A2)
当前社会上对政府 “三公”支出关注度很高,政府部门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来使公款出国、公款用车、公款消费更透明化,这是完全必要的。三公消费公布以后,虽说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,也毕竟起到了一些制约作用。但是与老百姓更直接有关的,也是老百姓更关心的,是政府民生方面的开支情况。应该建立一个财政公开机制,对政府民生投入实行先公开,全公开,细公开的新“三公”原则。
加强民生投入的透明度,可以先从教育领域开始。教育部门一直在呼吁财政加大投入。现在中央与地方财政都已承诺了教育投入不低于GDP的4%,管理教育的各级机构也有义务把这些钱是如何分配的,如何使用的,以及效果如何,向全社会、向全体人民公布, 接受社会的监督。
最后,民生投入贫困优先的资源分配的原则,也应该成为政府其他财政资源分配的原则。财政支出应该是雪中送炭,而不是锦上添花。增加公共财政的透明度,建立一个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,应该成为新一轮政治、社会、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。
(作者系国务院参事、友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)
|